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通讯员供图
“妈妈,这是什么植物?”“爸爸,这怎么种呀?”近日,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三(3)班赵梦晴老师从绿色种植入手,通过在班级内开展“我是小小种植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种植的乐趣,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生态观念,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该校在书面作业上做减法,在实践作业上做加法,使学生在劳动中学知识、学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为植物写观察日记
在家里,家长和孩子的对话从“作业做完了没有?”变成了“种的植物长势真好!”赵梦晴要求每个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想养的绿植种子,进行播种,还根据天气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制定了《我的植物生长日记》,邀请学生每天观察自己的植物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将观察日记放在植物旁边,学生可以互相之间观察了解。
李栎晟同学种的是波斯菊,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浇水、施肥,小花越来越精神;李梓睿在家里种了小芋头,每天和妈妈一起浇水、观察、写观察日记,别提多用心了。妈妈惊喜地发现,孩子连做作业拖拉的毛病也没有了,连连感谢赵老师支了好招。
通过种植,孩子们了解到植物生长并非看起来那么容易,需要小心呵护,从而渗透生态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爱护身边草木的意识。亲子关系和睦了,育人初心也实现了。
此外,该校还积极开展“守护蓝天精灵 共享美好家园”的爱鸟活动。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类鸟儿的生活习性、倾听小区里和校园内鸟儿叫声、自己动手制作鸟窝、在校园内挂鸟窝等方式展开守护活动。让孩子们从书本课堂进入自然课堂,提升了珍惜鸟类的生态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生态文明的种子,为他们成长为生态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务劳动最光荣
结合“双减”要求,该校以《武汉市小学生家务劳动清单》为依据,开展了以“实小学子齐动手 家务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动活动。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拿起扫帚、拖把,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打扫工具的学习和应用,扫地、拖地不在话下,尽一份对家庭的责任;三、四年级的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柜、衣柜和房间,通过学习收纳能力提高做事效率,从小养成高效自律的好习惯;五、六年级的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烹饪美味的食物,理解了父母忙里忙外的艰辛,吃起饭来更香了,不再浪费粮食。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东西湖实验小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劳动课程。为家庭分忧,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体验,分享快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该校校长张俊表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学生们将在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中勤体健脑,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让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来源:楚天都市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