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诞生!

燃动乡创,焕新网谷。8月18日,2025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网谷杯”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赛道)决赛,在慈惠街向家台乡村振兴大讲堂鸣锣。

经初赛、复赛评审,15支乡创精英团队成功入围并展开激烈角逐。最终,慈惠研学手册项目、燃“莓”可解项目、云栖·茶隐项目分别拿下乡村文创、乡村创业、乡村空间三个方向的冠军。

决赛闭幕,团队未歇,随即启程前往浙江莫干山考察学习,为创意落地积累实操经验。

立秋已过,暑气未尽。在慈惠街郷伴慈惠园区,几十位年轻人刚下车便难掩兴奋,跃跃欲试地规划着——要把闲置酒坊、闲置空地变成酿酒体验馆、萌宠公园、露营餐厅、中医酒吧......

作为2025“中国网谷杯”创新创业大赛和2025东西湖区乡创大会的重磅环节,该赛事今年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在读创客和毕业创客参与。

参赛队伍在现场进行项目路演。

深入慈惠街等东西湖乡村调研考察后,这群年轻人坚定了“在山水间办公,在风景里创业”的想法。在大赛邀请的专家团队指导下,他们结合乡村实际需求,打磨出一个个饱含热血与梦想的乡创方案,用青春智慧回应乡村发展的“考题”。

考题一:乡村空间如何激活?

汉江畔的慈惠街美丽乡村。

围绕“闲置空间焕活”,多支团队给出了差异化方案:

由E智造众创空间总经理万松牵头的潮宠派团队,集结动物科学、动物营养等多领域专业人才,计划打造“潮宠派宠物公园”🐕️,深耕宠物经济。公园规划宠物医院、主题民宿、露营地等多元功能区,还将推出全年“主题月活动”,打造“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爆点”的活力运营生态。不等大赛结果的创客说干就干,项目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今年底开业;

云栖・茶隐项目聚焦“自然与建筑融合”,提出打造“会呼吸的建筑”——让清风穿堂而过,为游客营造出多元业态交织的“城市缓冲区”,在乡村中开辟放松身心的休憩空间;

脉轮废墟项目则打破常规,将中医养生理念与酒吧消费场景结合,打造兼具休闲与疗愈功能的特色空间;

幻・艺境项目融合新中式禅意美学与宠物民宿的功能性需求,兼顾颜值与实用;

风入杉露营主题🏕︎餐饮空间,巧妙利用慈惠街现有的8000多株杉树林景观,营造出独特的林下用餐体验;

载酒来时项目计划复活村里的闲置酿酒馆🥂,让游客白天体验酿酒乐趣,夜间在馆内品酒闲憩,感受乡村慢生活。

考题二:乡村故事如何传开?

生态与产业交融的鄉伴慈惠。

要让乡村被更多人看见,离不开品牌与传播的助力。在郷伴慈惠园区内,多支团队的成果已初显:

惠鹿鹿的自然课堂团队打造的《慈惠研学手册》,清晰呈现“亲子互动+生态研学+艺术探索”三大核心内容,为游客提供系统化的乡村体验指引;

无限像素团队设计的慈惠“轻自由”品牌LOGO随处可见,其谐音“亲子游”的巧思,让人会心一笑,强化了乡村亲子游品牌记忆点;

动物明星团队组建了以梅花鹿🦌、柯尔鸭、鸵鸟为核心,搭配松鼠、兔子的“慈惠动物明星团”,用萌宠IP吸引游客关注;

好好学习团队在草莓、蓝莓、番茄、葡萄🍇等采摘果园中,打造“果然有爱”亲子果园品牌,以“把爱串起来”的理念传递温情;

梦想编织者联盟推出的“鹿鸣森友会”,致力于唤起成人与孩子对乡野风光、童年记忆的感知与想象;

楚驿团队则着眼于更大范围的品牌建设,启动东西湖全域品宣IP打造计划,计划以“湿地烟火气,楚地新美学”为内核,为东西湖搭建完整的“故事系统”,最终打造集“美食探秘、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地域特色IP。

考题三:乡村大地如何生金?

鄉伴慈惠的多元休闲业态重新定义乡野体验。

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是乡创的核心目标。多支团队从技术赋能、产业融合等角度,探索乡村增收路径:

🟢针对草莓种植中常见的暴发性病毒传播问题,郑贵一团队提出用“脱毒技术”为草莓苗“洗澡消毒”——通过实验室技术减少草莓病害,从根源上解决农民“种草莓难赚钱”的痛点。据介绍,该技术已落地实践,为新疆玉奇喀特镇古城驻村工作队提供了草莓等浆果脱毒苗,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登峰“藻”极团队依托东西湖区水稻种植优势与自然风光,结合自主研发技术,推出“低GI雨生红球藻特膳营养米”,既拓展了稻米的高附加值,又开启了“电商+农旅+康养”的新业态,团队更有着以该核心产品为基础,打造康养小镇的长远规划;

🟢WAY OUT艺术研学设计团打造的“自然生长 共塑生境”项目,以公共艺术和生态艺术为核心理念,提供艺术装置DIY、可持续材料手作、本土主题研学课程等服务;同时携手慈惠街景区,共同孵化农业文创产品、特色艺术活动及新媒体内容平台,构建慈惠街艺术实践基地。未来,团队还计划联动高校资源,将项目拓展为大学生研学实践平台,实现“艺术赋能乡村”与“实践培育人才”的双向价值。

项目路演现场气氛热烈。

这些,就是这群年轻创客回答乡村出题,为东西湖量身定制的方案。

勇于挑战的他们,嘴里喊着“松弛感拉满”,关键时刻也真的能“扛事”——熬夜搜集材料、画图、做方案,提前设计好LOGO和周边产品。“要上台了!”决赛当天,云栖・茶隐团队的魏钊,在微信朋友圈里连发了好几个表情包。

“如果最后没有拿到好名次,怎么办?”一张张清澈笑容回答得很简单:比赛总会结束,但入乡创业已经开始。

“郷伴慈惠就是我想象中美丽乡村的样子,快递到村,周边的市集、音乐节也很热闹,一点都不比市区差。”潮宠派宠物公园项目成员黄汉毅,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与现代化基础设施赞不绝口,直言在此创业“能无缝适应”。

“初创企业在大城市压力不小,乡村是更有安全感的起点。”动物明星团成员吴梅兰眼中满怀期待,铆足劲要“大干一场”。

对于青年创客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评委们也给予高度认可。

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潘泽江,用“顶天、立地、育人”来形容项目的创新性、成长性、可持续发展性。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陈莹燕则表示,乡创大赛搭建了绝佳平台,让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与求新求变的乡村紧紧相连,在双向需求的时代趋势下实现了同频共振,“期待这群青年与东西湖美丽乡村‘撞个满怀’。”

选手拿到获奖证书。

青山绿水是青春的布景

乡村沃土是创意的舞台

还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敞开怀

今年4月举办的2025东西湖乡创大会上,东西湖发布《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加快龙头企业引育、支持打造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旅游民宿发展、支持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等18条利好政策。

“东西湖区拓展了政府投资基金矩阵,扩大了种子、天使基金规模,优秀项目可获得创投基金支持。创客入乡‘引、育、留’的关键环节正在打通,涵盖创业空间、金融政策、项目奖补等方面,既要引回‘原乡人’,也要留下‘异乡人’。”共青团东西湖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走在郷伴慈惠,乡创生态雨林已悄然成型:一块西瓜摄影工作室、大宝乡村咖啡馆等小众消费场景,福晟别居、来蔡小院、恩施土菜馆等特色餐馆,愿驿·半闲、愿驿·筱境、个个世界·秘境等森林民宿,牛爷爷农场、鹿儿在·欢乐营地、金粒·窑烤面包、豆豆农场有机蔬菜采摘等体验景点,错落分布、互补联动,共同构成了“吃住行游娱采”六大消费场景,吸引着游客探秘宝藏慢生活,也吸引更多创客前来抱团发展。

郷伴慈惠已形成集“吃住行游娱采”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产业链。

“近年来,已有20多个特色乡创项目在郷伴慈惠落地。” 慈惠街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园区内旅游产业已形成链式互补,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复游率达35%,“乡村吸引力”持续提升。

“办好一个赛,集聚一批人,赋能一座城。” 共青团东西湖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是为了让更多创客走进东西湖,看见“青山”,共筑“金山”。大赛闭幕不是终点,东西湖区将持续打出政策赋能、资源聚能、服务提能的组合拳,助力每支参赛队伍实现“课堂学习”与“产业实践”衔接,让入乡青年“出彩”,乡村产业“出圈”,为“中国网谷”这片创新热土,注入更多乡村振兴新动能。


报道支持 - 共青团东西湖区委

文 - 蔡倩  王露  徐佳宝  汪杭

图 - 但峰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部分图由商家提供

视频 - 但峰

通讯员 - 郭百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