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磨一剑!斩获省级大奖

从《本草纲目》记载的祛湿良药,到现代家庭药箱、护肤品中的“多面手”,中药材茅苍术正以场景化的方式深度融入日常生活。随着“中医养生热”持续升温,这一古老草本植物正催生出健康消费新赛道。

日前,湖北天济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天济药业”)参与的《茅苍术降燥增效炮制机理及全产业链标准化关键技术》项目成果,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民族医药协会202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生苍术药性温燥辛烈,多用于风湿痹痛或风寒感冒。通过炮制工艺麸炒苍术可使辛味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因此,“降噪增效”成为关键技术。

由湖北中医药大学主导,中药炮制学科刘艳菊教授牵头,联合天济药业在内的三家公司联合攻关,历时近20年,针对茅苍术药性内涵阐释不清、炮制降燥增效机理不明、质量优势证据不充分、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及临床应用缺乏创新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个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在项目建设期间,天济药业主要负责参与苍术的性状鉴别、质量检测、农残检测和炮制工艺,把好苍术试验用饮片的质量关。同时利用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车间进行炮制中试放大试验,实现实验室数据与产业化参数的精准对接,对提升工艺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济药业检验中心对药材和饮片进行检测。

“以前药农靠天吃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风险。”天济药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从种植到炮制再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标准,湖北苍术种植区域的药农们有了具体指导,每批药材都种出了"标准化产品"。

茅苍术在湖北已经栽培近30年,占全国产量的80%。项目成果直接促成了茅苍术入选十大楚药,使其道地产区成功迁移至湖北。

质量优、稳产、有效益,茅苍术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对稳定药材价格、提高农民收益产生了深远影响。

阶段性成果没有让天济药业停下创新探索,相关负责人表示,药材数字化分拣、智慧煎煮、火候调控、中药质量标志物(Q-Maker)动态监控等对传统工艺的智能化再造,将是苍术研究的下一步发力方向。

走进天济药业智慧中药配制中心,两台全自动中药饮片调配机高效运转。

熬制汤剂通过传送带送往下一个环节。

副厂长纪国贤介绍,公司构建了覆盖处方审核、精准配方、煎药熬膏、包装配送、全程追溯的智能生产体系,为100多家医院提供临方煎药、熬膏、制丸等加工服务,日均处理处方4000方。

去年下半年,一期500多台煎药机不够用,工厂又及时引进200台。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20%,近期新增两条药材挑拣智能生产线。

半自动小包装生产现场 。

中药材人工分拣效率低、漏检率高,天济药业AI视觉智能挑拣生产线,让药材分拣从"人脸识别"向"算法决策"跨越,良品率可达98%,效率提升5倍。此外,人工复核辅助机器挑拣,查漏补缺,传承中药材的“辨状论质”精髓。

汤剂熬制间的智慧煎药场景。

天济药业中药配制中心,抓药、配方有序进行。

今年年初,天济药业智慧中药代配中心正式启用。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系统直连,实现“处方云端流转、药房全域共享”的集约化服务模式。

据介绍,全市已有13家医院接入代配中心,大大缓解“占地大、配药慢”难题。

目前,天济药业依托走马岭生产基地,高标准打造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依托,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和检测等在内的研发体系,吸引上下游医药企业加速集聚。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特色中药为突破方向,东西湖区大健康产业在走马岭逐步发展壮大。


文 - 蔡倩

图、视频 - 晏君

通讯员 - 陶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