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位于径河的西湖大农仓迎来头茬蔬菜大丰收。经过采摘、检测、配送、商超上架等全链条高效运作,蔬菜6个小时内即可抵达市民餐桌。
当天,东西湖融媒记者全程蹲守
见证了这趟从田间到商超的“高速之旅”
5:30——
西湖大农仓的万亩沃土,还笼罩在深蓝色的天幕下。一颗颗青翠、饱满的牛心包菜业已成熟,还在做着晨露浸润的美梦,叶片随着微风轻轻翕动。
采摘工张云古套上防水围裙,轻手轻脚地踏进菜地。身后,二十余名工友错落排开,挥舞起采摘刀,“咔嚓咔嚓”的采收声此起彼伏。
作为有10年工龄的“快刀手”,张云古从精准切断菜根,到去除掉最外层叶片,一颗用时不到3秒,“刀口离根茎一公分,既不能伤到主茎,又要保证断面平整。”
包菜采摘后,有专人分拣。在这里,每一颗包心菜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分级,大小、重量、外观都是评判标准。
“这批牛心包菜在今年2月种下,口感清爽微甜,清晨采摘能最大程度锁住水分。”东西湖维农种苗有限公司生产主管王福忠介绍,采摘首日收获1.5万斤包菜,4月底前,每日采摘量将不低于1万斤,优先满足区内农贸市场、商超、食堂和社区团购需求,其余将供给国内各大批发市场。
离包菜地不远处,是成片的浅蓝色钢架大棚。大棚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精准滴灌,花菜、番茄、豆角、辣椒等蔬菜正在茁壮成长。今年5月,它们也将成熟,预计当季将有超两百万斤蔬菜走上武汉市民的餐桌。
8:30——
东西湖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员李雁蓉和同事来到田间,随机挑选5颗包菜,按照编号打包后迅速带回单位。
实验室里,身着白大褂的李雁蓉紧盯农残快检试剂,“试剂可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才能给蔬菜办理‘健康证’。”
9:00——
结果出炉:检测样本“身体健康”,全部过关。
10:00——
满载蔬菜的冷链车队从西湖大农仓驶出,发往全区各街道目的地。东西湖质量监管人员通过实时在线监测,监督食材存放是否合规,车辆运行是否正常,车内温湿度是否适宜。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包菜的来源、检测、分拣、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被记入“档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0:30——
还带着露珠的包菜,已经摆上了位于径河街金山左岸时代的农投惠万家精致生活馆货架,定价每斤1.5元。“此次进货360斤,价格比外地同种类包菜便宜25%,更加新鲜。”店长张恒娟说。
10:45——
“还带着露水,确实新鲜。”街坊姚女士推着购物车,开始仔细挑选。轻轻掐断菜梗后,白色的汁液立即渗出。她满意地挑了两颗,成为西湖大农仓头茬包菜的首位主顾。在店里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街坊围了过来,开始挑菜。
据悉
西湖大农仓项目由区农投集团建设
于2024年10月开工
分两期推进
一期主要建设1.05万亩范围内的道路、沟渠、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及2634亩设施大棚蔬菜基地。
二期将建设采摘区、农事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区农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在武汉探索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子的背景下建设,未来将依托“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现代都市农业标杆区。
报道支持 - 区农投集团
文、图、视频 - 李冬 但峰 彭闯
通讯员 - 方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