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时间里,实验室已接待了来自智能汽车、信创办公、智慧医疗等10余个领域的近40家考察团。目前实验室已经有两大应用场景落地,多个产品正在抓紧研发中。” 近日,武汉中科晶上副总经理郝斌向记者谈及落户半年来的成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国际星闪联盟湖北创新实验室(下称实验室)的展厅,一套集成星闪通信技术的车载360°全景环视系统正以超低时延传输高清画面。
这项技术已在湖北实验室完成产品应用方案验证,已与联盟内明星企业鹰驾科技形成小批量市场应用落地,旨在帮助驾驶员消除视觉盲区,保障行车安全。
应用星闪技术的智能驾驶场景。
鹰驾科技创始人郑智宇在不久前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曾指出,传统的有线360°环视,安装布线非常复杂;星闪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比有线更快更安全。
“相比蓝牙、WIFI等传统短距通信技术,星闪新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在典型场景应用中通信时延更低,抗干扰能力和传输可靠性更强。”郝斌介绍,在智能汽车应用领域,星闪技术除了应用在360°全景环视,还可应用在汽车电池管理、车机互联、无钥匙进入等场景。
此外,实验室已与专注于高端办公电脑定制及解决方案的武汉明星企业攀升科技达成合作,今年将在信创办公等行业应用领域,全面推进技术验证和产品落地。
中科晶上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展示。
实验室今年还将推出面向信创办公、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星闪无线投屏小型化方案,该方案将采用免驱动安装方式,并支持端侧热插拔功能,可灵活适配智能手机、Pad等各种平台及操作系统。
据悉,国际星闪联盟于2020年由80家成员单位发起,目标是推动新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承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并最终推动标准和产业的国际化。
随着近几年
国内泛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
目前国际星闪联盟
已拥有1100余家成员单位
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全覆盖
作为星闪联盟的创始成员,联盟成立之初,北京中科晶上全面布局星闪产业,2023年在业界率先发布第一代星闪SLB芯片、模组以及系统解决方案,而采用星闪2.0最新标准的第二代星闪SLB芯片正在全力研制中。作为国际星闪联盟上游核心器件提供方,中科晶上正在赋能星闪产业生态快速培育。
郝斌介绍,作为北京中科晶上的全资子公司,武汉中科晶上依托母公司星闪短距通信芯片成果,开展相关模组、装备等产品研发,面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信创等行业,推进应用场景落地。
应用场景突破背后是硬核实验室支撑。
2024年2月,武汉中科晶上在东西湖区成立,并于10月份完成国际星闪联盟湖北创新实验室的正式揭牌。该实验室是国际星闪联盟在全国范围内的首家授权OpenLab实验室,肩负着构建关键技术验证、测试、应用场景落地全链条使命,聚力打造华中地区星闪产业集群。
实验室重点工作包含三个方向:构建新无线智联技术专利池与应用IP货架平台;打造从标准/算法到解决方案全产业链能力,赋能合作伙伴快速商用;拓展星闪技术国际应用,推动星闪技术出海。
郝斌介绍,湖北实验室在全国的星闪实验室体系中,致力从“一纵一横”两方面打通行业梗阻。
横向提供核心技术扶持,利用上游核心技术进一步赋能本地企业。
纵向面向不同的垂直行业进行深度赋能,从器件、模组到解决方案进行快速迭代,并赋能本地企业应用。
实验室产品展示。
在湖北创新实验室内,记者看到星闪无线测试综测仪、矢量信号源、新无线短距终端硬件系统平台、单臂跌落试验机、振动试验机、快速温变试验箱等各种仪器仪表依次摆放,可对星闪相关产品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应用时,除了针对底层关键技术算法进行验证外,还可面对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产品模拟测试。
据悉,实验室2025年计划推出三款星闪模组——M.2型、Mini PClE型及LCC型,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多场景。郝斌告诉记者,推出多接口形态的星闪模组产品系列,是为了加快推进星闪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适配更多的终端及产品应用方案。
既要保持技术领先性,又要让产业链用得起、用得好。今年,实验室将完成新无线技术专利池的初步搭建,此外,还将加快与产业链内伙伴的联动,以规模化商用推动应用成本降低,构建星闪新无线短距的生态集群,赋能星闪产业高速发展。
报道支持 - 区现代服务产业办公室 临空投集团
文 - 李冬 汪杭
图 - 李义武
通讯员 - 刘天
请输入验证码